愛滋轉「型」與兩岸交流頻繁有關
台灣愛滋轉「型」 看齊大陸
林志成、朱立群/台北報導
國際知名愛滋病專家何大一昨表示,台灣愛滋病患者原以感染HIV-1的B亞型病毒 為主,但二○○四年後有了改變,感染C亞型病毒患者增加,以南部縣市更明顯。C亞型 愛滋病毒以非、印及中國大陸最多。國內專家推測,應與兩岸交流頻繁有關。
引起愛滋病的病毒HIV分HIV-1、HIV-2兩大型,HIV-1主要群又可分為A、B、C、 D、E、F、G、H、I、J等十個亞型。
愛滋病毒開始來自非洲猿猴,之後不斷變異,世界各區域主要愛滋病毒不太一樣, 台灣、泰國以HIV-1的B亞型為主,非洲、中國、印度是 HIV-1的C亞型居多。
財團法人台北市王光燦生物有機化學教育基金會昨天邀請何大一演講「愛滋病毒的 治療及疫苗研發」。何大一說,台灣這幾年來感染愛滋病C亞型病毒的人明顯增加。一般 推測,台灣這幾年
- 和中國互動頻繁,台灣人往來中國頻繁,可能帶回C亞型愛滋病毒。
- 毒品使用者與中國雲南的毒販有所交流。
男性 感染者中,
- 同性戀者九五%為B亞型,
- 異性戀者主要是CRF01-AE亞型。
林錫勳指出,CRF07-BC亞型可能經由注射藥毒品傳染,此型病毒株來自中國大陸, 進一步在國內注射毒品圈子散播開來,預計將來可能變成台灣最主要的亞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