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故事-分享戒毒經驗
6月26日是國際戒毒日
31歲正值大好青春,但31歲的林裕鴻,從14歲國二那年第一次吸安非他命以來,一半以上的歲月都在吸毒和戒毒的拉鋸中度過。
正在國父紀念館展出的「藝術與宗教特展─義大利14至17世紀黃金時期繪畫特展」,上午放映「台灣的生命故事」紀錄片,並請來紀錄片主角之一林裕鴻,和民眾分享戒毒經驗,以過來人身分提醒年輕人,遠離毒品。
林裕鴻說,他是國二那年,在朋友的鼓吹下第一次吸安非他命。當時他年輕愛玩,經常和輟學的朋友深夜出遊。為了怕白天上課沒精神,開始吸食安非他命,沒想到卻因此上癮,吸食頻率增加。
為了吸安,他經常把整周的餐費用來買安非他命,也開始騙錢、偷錢,直到升上高職時,親眼看著哥哥因為吸食海洛因變成植物人,他為了安慰傷心的母親,才痛下決定戒毒。
高職畢業入伍當兵,服役兩年期間他因為太勞累吸過一次安非他命。結果退伍後,卻因為幫朋友拿海洛因,又開始染上毒癮。因為注射海洛因,他曾經心臟瓣膜感染差點送命,他再次下定決心戒毒,但從加護病房出來後,還是拒絕不了毒品誘惑。
四年多前,他在姐夫的鼓勵下進入晨曦會戒毒村。四年多來,在村內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林裕鴻說,戒毒村內的生活非常平淡,他也曾經掙扎「為什麼自己要過這樣的生活」。
現在的他,已是門徒訓練中心三年級學生,只要上完三年課、通過半年實習順利畢業,他將投入戒毒村,幫助其他毒癮者戒毒。
林裕鴻說,吸毒讓他失去很多,不但失去健康,也失去時間、友誼和家人的信任,他現在是戰戰兢兢的生活。他希望自己的個案,能提醒其他年輕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