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是非洲愛滋病猖獗危機的最大受害人。
聯合國的報告指,非洲愛滋病的情況日益嚴重。
如不及時採取措施,預計到2025年,非洲將有8千萬人死於愛滋病,
另有9千萬人感染愛滋病病毒,佔非洲總人口的10%以上。
聯合國表示,目前約有2千5百萬非洲人已經感染了愛滋病病毒。
聯合國降低非洲人壽命預期
聯合國發表一份令人震驚的新報告說,
愛滋病將會殺死博茨瓦納、南非和津巴布韋半數年輕人。
報告說,這種病毒對世界最受打擊的國家造成社會和經濟大破壞。
中非共和國的學校廣泛關閉,因為很多教師死於愛滋病有關的疾病。
(法新社肯亞奈洛比電)
專家警告指出,
- 遭強暴和強制進行不安全性行為、
- 因不公的法律或部落傳統慣例而遭剝奪正義或權利,
- 以及無法享受醫療保健和受教育機會遭剝奪等,
- 在在顯示婦女是非洲愛滋病猖獗危機的最大受害人。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總共有二千九百四十萬名愛滋病患,其中百分之五十八是女性。
出席在非洲肯亞首都奈洛比舉行的一項國際性愛滋病會議的基層工作人員,揭露婦女和少女遭虐待的不勝枚舉案例,
並形容這是對付非洲地區猖獗愛滋病疫情的最嚴重障礙。
愛滋病防治運動人士對於男女患者間存在的失衡比例感到震驚,
而年輕男女患者間的失衡比例甚至更嚴重。
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女性或許在臨床上就較男性更容易感染愛滋病毒。
但另一個確實存在的因素是?
非洲婦女和少女較已開發國家女子更容易遭男人感染愛滋病毒,
且接受治療和獲得法律補償的機會少得可憐。
任職無疆界醫師組織(MSF)的南非工作人員杜布拉女士表示,
- 非洲女性面臨的風險包括遭親戚、教師或交戰地區官兵強暴,
- 以及遭嫖妓後感染愛滋病毒的丈夫強 制行房等。
- 她說:「我國的男子都不喜歡戴保險套,而女性不敢拒絕行房要求,
- 深恐會因此失掉男人,即男人會離開她找其他少女交歡。」
波劄那共和國境內的最大問題之一是
- 「處女神話」,
- 亦即感染愛滋病的男子深信他們能藉由與處女性交而擺脫愛滋病毒。
- 此迷信促使眾多年長男子利用珠寶、化妝品和華麗服飾等引誘少女。
- 在傳統社區和大城市的婦女經常因要求法律伸張正義徒勞無功,
- 甚至因鄰居和同僚的緘默和漠不關心而陷入困境。
- 很多年輕女子因移居到城市而感染愛滋病毒,
- 她們從鄉村遷往城市後因貧困被迫下海賣身。
非洲地區連最基礎的保健制度亦對女性不公。
此外,倘若雙親因愛滋病過世,
被迫休學肩負起照顧家庭責任的往往是女孩而非男孩。
人權觀察組織在預定本週五發表的報告中指出,
在眾多非洲國家,丈夫因愛滋病喪生的寡婦可能會喪失其丈夫的財產繼承權。
- 報告指出,「財產權遭剝奪的災難性影響,包括貧困、疾病、暴力和無家可歸等,
報告警告指出,透過改變政策、司法改革和矯正男性行為等解決這些根深蒂固問題,
攸關非洲能否戰勝愛滋病。(http://www.dajiyuan.com)
撰文:Katherine
愛滋病從80年代被發現後,
醫療衛生條件不佳且性泛濫的非洲便飽受愛滋病的危害與肆虐,
以全球愛滋病最嚴重的南部非洲為例,國民平均年歲因愛滋病而大為下降,
- 而勞動力不足、孤兒人數驟增,加上貧窮與乾旱等,
以波紮納為例,大約38%的成年人為愛滋病帶原者,
波紮納國民平均生命年限也因此從7年前的61歲降到目前的39歲,
鄰國納米比亞到2010前,國民平均年歲降到33歲,而南非則從68歲降到36歲。
如果以愛滋病對經濟造成的衝擊來看,
僅以非洲大國南非為例,
愛滋病各項負擔成本在2005年以前,將佔南非國民生產總值的1%,
而愛滋病診治費用更佔去全國醫療預算3/4。
愛滋病不僅縮短非洲人民的生命年限,1/4的勞動力也將因此喪失,
至於700萬農民因愛滋病死去後,許多農業計畫也將受到嚴重影響,
無人從事農耕的結果只會加重飢荒,
面臨如此惡性循環的非洲大陸,愛滋病已成為名符其實的「黑死病」。
事實上,對深受愛滋病所苦的非洲國家來說,
愛滋病不只是一個致命的流行病,它更牽涉到國家整體資源如何有效運用,
而其中,錢則是個大問題。
全球對抗愛滋傳染病基金會莫哈路博士指出,
大家都知道要用最有效的方法照顧愛滋病患,
但非洲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問題仍在於沒有錢,
雖然錢不是唯一的問題,但卻是對抗愛滋病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聯合國愛滋病防治署執行主任皮耶特對此認為,就算提供更多的資金,
只要非洲國家政治與社會不穩定,恐怕還是會縮減國際社會對抗愛滋病所做的努力。
以非洲亞撒哈拉國家來說,感染愛滋病的人數達2,800萬以上,
如果以每名病患每年治療成本300美元計算,
非洲發展中國家每年至少需要84億美元。
雖然美國總統布希提出5年提供150億美元作為全球對抗愛滋病的基金,
但專家表示,這只是全球對抗愛滋病所需的一小部分。
莫哈路不諱言的指出,愛滋病疫情嚴重的發展中國家缺錢與政治社會不穩定,
已昇華成為一種迷思,即國際社會以政治不穩做為藉口,
反對提供這些國家更多資源與金錢抑制愛滋病,
但另一方面,全球沒有一個機構比政府更有能力對抗愛滋病。
從莫哈路與皮耶特的說法透露,政府的決心與態度才是對抗愛滋病的有效藥方,
不過弔詭的是,對感染途徑主要為母體傳染的非洲國家而言,
他們並不想將全部資金 用來診治下一代患病的幼兒,
因為無論將來的社會福利與治療費用,
愛滋病兒童一旦成為孤兒後將變成這些國家無法承受的重擔。
不僅如此,非洲國家面臨的另一項迷思是,
雖然國際主要大藥廠願意降低抗逆轉性藥物 (AVR)的生產成本,
藉此讓愛滋病患尤其是孕婦更容易取得減緩病情的藥物,
但愛滋病防治專家馬秋女士指出,對大部分非洲窮國來說,
三餐不繼的病患就算取 得ARV,因飢荒而引起的營養不良,
仍然會加重愛滋病患的疫情。
聯合國糧農組織也指出,
生活在愛滋病與貧窮雙重危機的非洲國家必須認真思考所有的治療方案,
以肯亞為例,57%以上人口生活在貧窮線,
而在布西亞地區,高達七成以上人口處於赤貧線以上,
這說明,就算ARV單價成本更便宜,
對這些貧窮人來說,他們還是買不起。
奈洛比大學醫院教授穆林迪認為,
提供抗逆轉性藥物、減低下一代感染愛滋病,
不見得是解決非洲愛滋病的唯一方案,
唯有強化農業生產和確保糧食安全才是對抗愛滋病的有效途徑。
不過,令人難過的是,非洲國家最具生產力的24歲到35歲人口,
除了要對抵抗愛滋病魔的摧殘外,另一方面還要抗貧,
在如此反覆的惡性循環過程中,
穆林迪說,這已對經濟成長埋下陰影,而無法脫貧的非洲想要遠離愛滋病的糾纏,未來的形勢將更為險峻。
根據統計資料粗估,在南非,約500萬人為愛滋病帶原者,佔總人口的20.1%,
其中半數以上為15到49歲的婦女,
而在孕婦中,有24.3%檢測後呈現愛滋病陽性反應,
- 66萬名兒童將因愛滋雙親病逝而成為孤兒,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波紮納、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濟蘭身上,
這些南部非洲國家患有愛滋病毒的人數佔總人口20%以上,
- 形成的孤兒數量也出現驚人的增長,而婦女則是愛滋病的最大受害者。
- 使得愛滋病成為非洲發展中國家取得永續發展的最大障礙,
- 雖然愛滋病專家指出,唯有即早實行預防措施與擴大教育,才能停止愛滋病在這些國家的危害,
如果政府要在2010 年以前診治所有愛滋病患,每年成本高達24億到30億美元之譜,
加上執行愛滋病抗逆轉性計畫所需的醫療體系與專業人員不足,
以及似乎永遠揮之不去的貧窮,
根絕愛滋病對非洲國家來說,恐怕還是一條漫長的黑暗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